网罗知识 > 杂谈 > 正文

​揭秘《义勇军进行曲》:这首超燃的国歌,背后的故事竟然如此曲折

2025-11-08 02:24 来源:网罗知识 点击:

揭秘《义勇军进行曲》:这首超燃的国歌,背后的故事竟然如此曲折

9月22日,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发布的一个短视频感动了无数人:

一名小学生上学迟到了,一路狂奔。终于要进校园的时候,他却突然停了下来,站得笔直,原来他听到了校园里响起了国歌,直到国歌奏完他才开始走……

这一幕,被网友看到后,他们说:“学校的教育很到位,国家的新希望正在茁壮成长。”“迟到不对,但‘爱国’绝对不含糊。”

《国歌》全曲49秒,84个字,104个音符,看似短小,但每一次奏响国歌,都能让中华儿女热泪盈眶,每一次都会拨动14亿国人的心跳。

因为它的每一个字都迸发着力量,都象征着一个民族曾经在炮火中依旧仰望星空的顽强。

01.在监狱里写完的歌词

时间回到1931年9月18日,这一天,日本发动了“九一八事变”,侵占了我们土地肥沃的东北。

第二年,他们又发动了“一·二八事变”,进攻上海,淞沪抗战爆发。

1933年1月,日军又向华北地区伸出了魔爪,同年的5月,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撤退,日军气焰嚣张地打开了华北的大门。

就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,一首由两个男人创作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诞生了!

这首歌曲的诞生不仅和两个男人有关,还和一个公司有着密切的关联。

这个公司,就是1934年创办于上海的电通影业,我们最为熟悉的《风云儿女》就是他们拍摄的,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就是为这部电影创作的主题曲。

《义勇军进行曲》词曲创作的两个男人,一个是田汉,另一个是聂耳。

田汉先生,当时在电通影业公司做电影创作方面的工作。

他在当时的文艺界是赫赫有名的“大牛”,有着曹植般的文学天赋。

那时候条件艰苦,在油印纸他可以做到“七步成诗”。但在1935年初,他新创作的剧本还没有写完,就被逮捕了。

国民党当局竟给他安了一个“宣传赤化”的罪名,原来是因为《风云儿女》的剧情,刺激到了国民党当局那颗“玻璃心”。

田汉先生的好朋友孙师毅和夏衍接手电影创作,在征得田汉的同意后,把电影原定为《凤凰的再生》名字,改为《风云儿女》。

之后,田汉先生为电影创作了主题曲的歌词,狱中的条件实在艰苦,纸张有限,他只好用香烟盒的包装纸写作。

写完歌词之后,如何送出去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,好在经历一番周折,他终于把歌词交给了前来探监的上海地下党,由我们的同志带了出去。

02.聂耳:“我上了黑名单!”

聂耳听说了田汉的遭遇之后,心中感慨万千,表示要为这首歌词谱曲。

于是,他成为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创作的曲作者。

看到歌词之后,聂耳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,创作的思绪宛如潮水一般涌现出来,随即一个个铿锵有力的音符快速地落于纸上。

他激动地对友人说:“初稿真的是一气呵成!”

那时的上海没有今日的和平与安宁、环境错综复杂,所有关于抗日文化活动都会被国民党政府进行打压,所有抗日青年的生命都会面临着死亡危险。

这群文弱的书生,却有着钢铁一般的骨气,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战斗着,冲锋着!

可随着曲谱的完成,危险也悄然而至,聂耳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。

为了保护他的人身安全,中共地下党为他制定了逃离路线,安排他离开上海由日本转道去苏联学习音乐。

就在这紧要关头,聂耳的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曲谱,他表示,我还没有试唱,请求组织让我试唱一遍。

在离开前夕,聂耳在上海荆州路405号,拿着初稿,激动地唱给同志们听,虽然曲谱在他的心中还不算成熟,但人们依旧红了眼眶。

第二天他便踏上离开故土的轮船,在途中,他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曲谱,最后将定稿寄回。

但鲜为人知的是,这首作品竟是他短暂的一生中最后的作品,因为在出国后的第二年,他不幸在日本的海边罹难。

03.丰子恺说:“它深入人心!”

到了1938年,丰子恺表示抗战这么久,文艺中最勇猛的战士要属音乐,你看看长沙的婆婆、汉口的脚夫,就连荒山中的村民,都唱着,“起来,起来”,“前进,前进”。

当时,这首歌不仅在国内广为传唱,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的阵营中也是一支响当当的号角。

1938年,它在马来西亚的一个抗日根据地流传开来。

后来,就连美国的黑人歌唱家保罗·罗伯逊也爱上了这首歌曲。

1940年夏天,他在个人演唱会上,激动地对大家说;“我给你们唱一首中国人民的战歌,我要用我的歌声向正在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致意!”

后来,宋庆龄还为保罗·罗伯逊的这张专辑写了序。

二战时期,这首歌是多个国家广播电台最常播放的曲目。

转眼到了1949年的4月,捷克召开了世界和平大会,开幕式那天,每个国家都需要奏国歌。我们的代表团很是为难,怎么办?新中国还没有成立,也没有确定新中国的国歌。

冷静下来的代表团,开始商讨先选一首歌曲代国歌顶上去,回家再说!最后大家一致认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。

新中国成立前夕,大家坐在一起商讨国歌,周恩来总理认为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对于我们的民族有着特殊的意义,又是流传最为广泛的歌曲,可以作为备选。

大家经过多次商讨,终于选择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为代国歌,直到1982年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经过人大立法的终于成为真正的国歌。

每一次奏响国歌,人们都会肃然起敬,热泪盈眶。

这热血沸腾的旋律,扎根在我们的心中,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来说,它不仅仅是旋律,更是我们中华民族顽强的斗志!

作者:一颗小月亮

编辑:桢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