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罗知识 > 杂谈 > 正文

​说一说隋唐演义里面四猛八大锤仅有的一次联合作战:大破铜旗阵

2025-09-07 01:01 来源:网罗知识 点击:

说一说隋唐演义里面四猛八大锤仅有的一次联合作战:大破铜旗阵

在演义小说之中,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非常熟悉的称谓,那就是“四猛八大锤”。

所谓的“四猛八大锤”,指的就是四位使锤的猛将。他们每人手使一对大锤,以力大勇猛著称,故此而得名。

由于这八大锤经常以金、银、铜、铁来区分,所以又叫“金银铜铁八大锤”。

比如说《薛刚反唐》里面的四猛八大锤

金锤将:金锤驸马薛葵;

银锤将:八臂哪吒白文豹;

铜锤将:金臂二郎武广(秦文);

铁锤将:黑面太岁熊天庆。

再比如说《说岳全传》里面的四猛八大锤

金锤将:赤马金锤严成方;

银锤将:白马银锤岳云;

铜锤将:黄马铜锤付天亮;

铁锤将:黑马铁锤狄雷。

还比如说《大明演义》里面的四猛八大锤

金锤将:金锤殿下朱沐英;

银锤将:小霸王李文忠;

铜锤将:流星赶月刘辅;

铁锤将:铁锤太岁赵继祖。

当然了,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《隋唐演义》里面的四猛八大锤。

《隋唐演义》里面的四猛八大锤都是谁啊?

金锤将是“西府赵王”李元霸:胯下一匹万里烟云罩,掌中一对擂鼓瓮金锤;

银锤将是“银锤太保”裴元庆:胯下一匹墨角癞麒麟,掌中一对梅花亮银锤;

铜锤将是“银面韦陀”秦用:胯下一匹金毛火焰驹,掌中一对人面赤铜锤;

铁锤将是“铁锤太岁”梁师泰:胯下一匹铁蹄旋风兽,掌中一对镔铁压油锤。

在别的演义小说里,四猛八大锤基本上都属于同一个阵营,经常联合作战。

比如说《薛刚反唐》里面的四猛八大锤,他们都在薛刚的帐下听用。比如说《说岳全传》里面的四猛八大锤,他们都在岳飞的帐下听用。比如说《大明演义》里面的四猛八大锤,他们都在徐达的帐下听用。

然而《隋唐演义》里面这四猛八大锤则不然,他们不在同一个阵营,因此就很少联合作战。

确切地说,《隋唐演义》里面的四猛八大锤能在一起联合作战的,只有一次,那就是“大破铜旗阵”!

在下不才,下面就和大家说一说“四猛八大锤大破铜旗阵”的故事。

话说瓦岗军南下伐五关的时候,攻占了虎牢关、虹霓关、汜水关、黄土关,就来到了第五座关口:东岭关。

东岭关的总兵是“红袍大帅”杨芳杨义臣,胯下一匹五斑抱月驹,掌中一口金背七星砍山刀,马快刀急,勇猛过人。

杨义臣不仅能耐大,而且权力也很大。在大隋朝九省十八关所有的总兵之中,他是地位最高的一位,同时也是拥兵最多的一位。

别的关口基本上都是十来万兵马,有的小关口甚至只有两三万,而杨义臣的东岭关则有大兵二十多万。

这么说吧,在大隋朝所有的统兵将领之中,除了靠山王杨林之外,就得属他的兵威最盛。

杨义臣为什么这么大的权力呢?因为他也是大隋朝的一位开国功臣,功劳显赫,仅次于“开隋九老”。

开隋九老是:忠孝王,太师伍建章;齐国公,大丞相高熲;靠山王,大元帅杨林;宋国公,上柱国贺若弼;安国公,大都督鱼俱罗;昌平王,邱瑞;平南王,上柱国韩擒虎;定国公,大将军丁彦平;越王,杨素。

杨义臣与这九老都有交情,而且和好几位还是结义兄弟。

大隋朝也就是“开隋九老”罢了,要是“开隋十老”的话,第十位就得是杨义臣。

闲言少叙,瓦岗军到了东岭关,可就算是到了火焰山了,干瞪眼过不去!

可能有朋友要说了,那杨义臣就那么厉害吗,瓦岗军中就没有人能打过他?

不是,杨义臣虽然骁勇,但瓦岗军中有的是能战他之将,也不惧他。

瓦岗军怕的是杨义臣摆在东岭关下的一座大阵。

原来这杨义臣不仅仅是武艺出众,最厉害的是他还会排兵布阵。

就拿这次来说吧,他为了对抗瓦岗军,特意调动了二十万兵马,在东岭关下摆了一座大阵,名叫“四门铜旗阵”。

这座铜旗阵可太厉害了,到处都有有机关埋伏,要是冒然闯进去,纵是千军万马也难以生还。

瓦岗军中能打的战将虽多,但是会破阵的一个也没有。

如此一来,瓦岗军的大帅秦琼和军师徐茂公可就抓开脑袋了。

两人琢磨来琢磨去,只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派人赶奔北平府去请老兄弟罗成。罗成熟读兵书战册,对各路阵法都有研究,要想破这座铜旗阵,非老兄弟出马不可!

秦琼和徐茂公打定主意,就准备派小白猿侯君集去一趟北平府。

哪知道侯君集还没动身呢,喜讯传来:北平府的少保千岁罗成到了东岭关,而且还要担任铜旗阵的阵胆。

这下儿可把秦琼、徐茂公等人高兴了,这简直就是想啥来啥啊。

那位说罗成怎么来东岭关了?

是他爹北平王罗艺派来的!

原来这座铜旗大阵摆好以后,杨义感觉还缺一个阵胆,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于是便写了一封书信下到北平府,打算请自己的好朋友北平王罗艺来做阵胆。结果罗艺没来,却把自己的儿子罗成给派来了。

对于罗成在贾柳楼结拜的事,杨义臣是半点儿也不知道,自然也就不知道罗成和瓦岗诸将之间的关系。

他一看好朋友罗艺把儿子派来了,还挺高兴,于是就很放心地把罗成当成了自己人。

杨义臣哪里知道,他此举正是引狼入室!

罗成成了杨义臣的“自己人”,行事就方便多了。

他偷偷绘制了一份铜旗阵的阵图,暗中派人送给表哥秦琼,并告诉表哥:要想破这座铜旗阵,阵中的八杆铜旗是关键。因为大阵之中所有的行动,全凭八杆铜旗为信号。只要砸倒了阵中的八杆铜旗,大阵就会不攻自破。这八杆铜旗要是不倒,来多少人都白费。

秦琼等人一琢磨:要想砸倒八杆铜旗,非得使锤的猛将不可。眼下我们军中有了银锤太保裴元庆,不过裴元庆一个人有点儿人单势孤,还得再请几位帮忙。

请谁啊?

天下间使锤的猛将,头一位就得属西府赵王李元霸!李元霸必须得请。

还有一位,就是秦琼的义子,现如今镇守北平府瓦口关的银面韦陀秦用。

于是乎,他们从山西晋阳宫请来了西府赵王李元霸,从北平府瓦口关请来了银面韦陀秦用。

巧的是,李元霸在来的路上,途经一座挂锤庄,遇到了手使一对镔铁压油锤的梁师泰。梁师泰不服李元霸,想跟李元霸比试比试,结果被李元霸给降服了,也跟着一块来了。

这下金银铜铁八大锤都齐了!

当天晚上,众人早早吃过了晚饭,由秦琼带队,领着李元霸、裴元庆、秦用、梁师泰,五个人五匹战马,就悄无声息的来到了铜旗阵的东阵门。

哪知道五人刚到阵门口,就被守阵门的军兵发现了,一阵乱箭齐发,就把五人挡在了阵门之外。

正在这个时候,瓦岗军中的空锤大将齐国远来了。

因为秦琼他们走了之后,齐国远越想越气,心说:“秦二哥不讲究,都是使锤的,凭什么你带着他们四个去了,单单丢下我?不行,我也得去!”于是,随后赶来。

就见齐国远骑在马上,手里举着一对比桌面还大的空心锤,叫道:“二哥,你们随我来!”说着话一马当先,就到了阵门口。

还别说,他这一对锤由于个头太大,护在身前,就跟一堵墙似的,弓箭手根本就射他不着。

就这样在齐国远的掩护下,秦琼带着四猛闯进了铜旗阵。

秦琼按照阵图里面的提示,很快就找到了八杆铜旗。

好家伙,这八杆铜旗每一杆都高耸入云,而且又粗又硬,坚不可摧。

但是“坚不可摧”这四个字是对常人而言的,对李元霸来说就没有坚不可摧的东西。

再看西府赵王李元霸,一催胯下万里烟云罩,一晃一对掌中擂鼓瓮金锤,飞马抡锤,照着两杆铜旗就砸。

耳轮中就听“当”“当”两声巨响,两杆铜旗应声而倒。

裴元庆一看,你李元霸砸倒了两杆,我也得砸倒两杆。

再看银锤太保裴元庆,一催胯下一字墨角癞麒麟,一晃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,也学着李元霸的样子,“当”“当”砸倒了两杆铜旗。

但是,裴元庆的力气可比不了李元霸。李元霸砸倒两杆铜旗就没怎么费劲儿,而裴元庆就不一样了。

裴元庆就觉得两条臂膀又酸又疼,五脏六腑都跟着难受。

裴元庆砸完该秦用了。

秦用知道自己比不了裴元庆,更比不了李元霸,因此不敢学他们那样同时砸两杆铜旗,他只砸一杆。

再看银面韦陀秦用,一催胯下金毛火焰驹,一晃掌中一对人面赤铜锤,催马抡锤,奔一杆铜旗砸去。

就听“当”一声响,秦用这一锤虽然砸上了,但旗杆只是左右摇晃了几下,并没有倒。

这下秦用可急了,人家李元霸和裴元庆同时砸倒了两杆,我要是连一杆也砸不倒的话,我还算什么铜锤将?

秦用这一着急,双臂抡圆,“当当当”一连砸了四五锤,终于把一杆铜旗砸倒了。

秦用砸完,该梁师泰了。

再看铁锤太岁梁师泰,一催胯下铁蹄旋风兽,一晃掌中一对镔铁压油锤,冲着第六杆铜旗砸去。

结果“当”的一声过后,铜旗只是轻微地颤了颤,连摇晃也没怎么摇晃。

由此可见,梁师泰的力气别说比李元霸和裴元庆了,连秦用也不如。

梁师泰是李元霸带来的,眼见梁师泰不成,李元霸不能瞪眼看着啊。

再看李元霸,飞马上前,替梁师泰砸倒了第六杆铜旗。

第一轮过后,四人共砸倒了六杆铜旗,还剩两杆。

本来李元霸想自己都砸了,但裴元庆不服,两人还为此起了争执。

秦琼一看,这年轻人也太好胜了,什么节骨眼儿上还吵架,赶紧喝住二人。

最终,这剩下的两杆铜旗李元霸和裴元庆每人砸倒了一杆。但李元霸是轻轻松松,而裴元庆则是紧咬牙关。

这就是“八大锤倒铜旗”的故事!

由于秦琼手握一对双锏在一旁指挥着,故此又叫“双锏八锤倒铜旗”!

八杆铜旗被砸倒之后,铜旗大阵就算失去了主心骨,再加上罗成里应外合,次日铜旗阵就被瓦岗军攻破了。

铜旗阵一破,不仅东岭关被拿下,就连杨义臣也死在了罗成的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