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罗知识 > 杂谈 > 正文

​天天说典故之——社燕秋鸿

2025-10-23 10:54 来源:网罗知识 点击:

天天说典故之——社燕秋鸿

社燕秋鸿,最早出自苏轼的《送陈睦知潭州》,诗云:“有如社燕与秋鸿,相逢未稳还相送”。常用来比喻刚刚相见,又分别,不能长待。

相传燕子春社日北来,秋社日南归,故称“社燕”。燕子是候鸟,要随季节变化而迁徙,常成双成对,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。因此为古人所青睐,也常出现在古诗词中,或惜春伤秋,或渲染离愁,或叹时过境迁,或传书诉别离,或成双衔巢泥。意象之盛,表情之丰,非其它物类所能及。 晏殊《破阵子》中有“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”。此处燕子象征着春光的美好,也表达出了浓浓惜春之情。而“思为双飞燕,衔泥巢君屋”则是借燕子成双成来表达有情人寄情于燕、渴望比翼双飞的美好爱情期许。

秋鸿则是秋天的鸿雁,古诗文中也常以秋鸿象征别离。唐代李益《赋得早燕送别》中有“一别与秋鸿,差池讵相见”。

有如社燕与秋鸿,相逢未稳还相送。表达了苏轼对陈睦别离时的不舍。在诗中,苏轼回忆了与陈睦初识时的情景,也说起了如今各自的斑驳模样,可为“旧游空在人何处,二十三年真一梦”。如今刚一见面却又要各自启程,这应该苏轼离任黄州(今天黄冈)时,在路上遇见赴潭州(今长沙)任知州的陈睦时所写。全诗无不表达着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当时自己窘迫现状的调侃。